近日,穆迪分析公司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,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写字楼空置率达到20.1%,这是首次超过20%的关口。
据高力国际的研报显示,上海今年第二季度空置率环比有微跌,降至19.6%,净有效租金为6.7元/天/㎡,下行趋势还在持续。
上海二季度,办公楼租金最高前三分别是南京西路、外滩和陆家嘴;空置率最低的分别是南外滩、外滩和新天地。
租金最高的南京西路板块,今年第二季度平均租金达到10.29元。不过,这个价格较去年年底,降了0.9元。
租金下降的还有外滩,从去年年底9.55元降到今年二季度的9.38元,依旧站稳老二宝座。
排名第三的陆家嘴同样租金小幅下降,从去年年底的8.83元,降到二季度的8.62元。
核心区中包括新天地、徐家汇、人民广场等,均出现一定幅度的租金下跌。其中跌幅较大的为中山公园板块,从去年年底7.71元降到今年第二季度的6.61元。
再来看看次中心市场的租金情况,租金最高的分别是苏州河、花木和北外滩。
苏州河板块是今年第二季度的办公楼黑马,7.36元的租金,要高过人民广场、中山公园、南外滩等传统核心区。
第二季度,核心区各板块空置率有涨有跌:
外滩空置率从去年四季度的6%,一跃升至11.3%
徐家汇空置率从去年四季度的14.6%,升至24.2%
中山公园空置率从去年四季度的3.5%,升至12%
空置率下降的板块有新天地、人民广场和南外滩。其中,南外滩空置率降至4.4%,成为全市空置率最低的板块。
上海全年约70%的新增办公供应都集中在次中心板块,以前滩、真如、徐汇滨江等市场为主,因此次中心板块的租赁竞争非常大。
19个统计的板块中,14个区域空置率要大于20%,超过全市平均水平。空置率较为理想的有:浦东花木、前滩,浦西的虹桥商务区、五角场。
但值得关注的是,19个统计板块在新增供应加速的情况下,有11个区域空置率比去年四季度有所下降。
写字楼空置率上升的原因主要包括供应量的增加、经济增长放缓、创业环境的变化、租金水平的变动、政策环境的影响以及需求结构的变化。
同国际市场一样,国内远程工作的普及和办公模式的变革,是导致传统写字楼需求减少的原因,进一步推动了空置率的上升。
数据显示,与四年前新冠疫情初期相比,写字楼行业面临的挑战正在增加。今年第一季度,全球写字楼空置率就已经达到19.8%,超过了1986年和1991年经济衰退期间的最高点。
其次,过剩的写字楼供应是导致空置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。2024年上半年上海写字楼市场共有8个新项目入市,累计供应量达48万平方米。其中第二季度共录得4个新项目交付,分别是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T2、源点大厦、世博天地T1及中交滨江广场A座,共计体量21.4万平方米。
下半年上海写字楼市场预计将有8个项目共计71万平方米体量入市,主要集中在次中心板块,这些区域将面临更多市场竞争。
不过,前滩、徐汇滨江、世博、东外滩等板块的崛起,新生力量不可小觑,在以价换量的情况下,传统核心区同样会遇到后起之秀的挑战!